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还会伴有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经全程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如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结核。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影响肺结核发病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出现咳嗽、咳痰 2 周以上等肺结核可疑症状不及时去医院检查;患了肺结核不按医嘱坚持治疗,擅自停药;吸烟;居室环境通风不良;免疫力低下(如高龄、营养不良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尽量与家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
□不随地吐痰,痰液吐在有消毒液(如 5% 的 84 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液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然后焚烧处理。
□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掩住口鼻。
□尽量不去集市、商场、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如家庭密切接触者出现咳嗽、咳痰 2 周以上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加强营养,多吃奶类、蛋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食品, 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不吸烟(吸烟者戒烟)。
□避免接触二手烟。
□不饮酒。
□有发热、胸痛、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明显症状时,不建议运动。
□经过规范治疗症状改善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但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
□生活起居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树立治疗信心。
治疗与康复
□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和医生联系,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遵医嘱定期复查。
□遵医嘱妥善存放抗结核药物。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夏天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
□如需短时间外出,应告知医生并带够足量药品按时服用。如要改变居住地,应与医生联系办理延续治疗相关手续。
急症处理
□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如咯血,或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严重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过敏反应、视物模糊、皮肤或者巩膜黄染等症状,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