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是最为常见的骨结核病,多合并有肺结核,常发生于腰椎3/4、4/5,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放射痛。出现腰椎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经全程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
影响腰椎结核发病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患了肺结核不按医嘱坚持治疗,擅自停药;吸烟;居室环境通风不良;免疫力低下(如高龄、营养不良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
- 积极地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
- 卡介苗接种,严格执行卡介苗接种制度对于减少婴儿、儿童发生肺结核及肺胃结核的病,有积极的作用。
- 结核患者接触者预防,肺结核患者要遵医嘱全程规则的服药,一般经过正规治疗两周后传染性下降95%,结核患者接触者可到结核病接诊单位进行检查排除一下犯病的可能,同时做好以下几点预防措施,做一次彻底的消毒,根据结核杆菌的耐寒冷耐甘热,但不耐湿热的特点,将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等物品煮沸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对书籍、棉被、化纤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四到六小时或使用紫外灯,消毒二小时。
- 结核病人到结核病专业机构接受正规治疗,避免乱医和不规则治疗,以减少多余的经济负担和因不规则治疗产生的耐药性。
- 服药规律,提醒、督促、帮助病人按时、全程、规则服药。
- 养成不随意对人咳嗽、不对人打喷嚏、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吐痰入盂,盂内加入漂白粉或“84”等消毒药水。
- 活动期病人暂不结婚、怀孕或喂奶,不接吻。
- 加强病人营养,食用高蛋白、高糖、高脂饮食。病人服药不用牛奶、糖水送服。
- 要做到一人得病,全家体检,重视预防,杜绝传染。
- 要将病人餐具用开水煮沸后单独存放,病人衣物、被褥经常暴晒。病人与家属不同枕共眠。
- 要购置紫外线灯,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消毒病人居住的房间。
- 不吸烟(吸烟者戒烟)。
- 避免接触二手烟。
- 患者治疗期间应禁忌饮酒,就能引起过敏反应,加重肝脏损害。
- 生活起居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治疗与康复
- 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
- 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
-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和医生联系,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 遵医嘱定期复查。
- 遵医嘱妥善存放抗结核药物。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夏天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
- 如需短时间外出,应告知医生并带够足量药品按时服用。如要改变居住地,应与医生联系办理延续治疗相关手续。
急症处理
- 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如大小便失禁,下肢不能活动等,或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严重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过敏反应、视物模糊、皮肤或者巩膜黄染等症状,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