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下降,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3个月。
根据国际公认的美国肾脏基金会专家组建议,CKD患者根据GFR从轻到重分为5期:
1期:GFR≥90ml/min/1.73㎡;
2期:60≤GFR<90ml/min/1.73㎡;
3a期:45≤GFR<60ml/min/1.73㎡;
3b期:30≤GFR<45ml/min/1.73㎡;
4期:15≤GFR<30ml/min/1.73㎡;
5期:GFR<15ml/min/1.73㎡。
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因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其中,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CKD的患病率为10.8%,但知晓率仅为12.5%,具有高患病率、低知晓率的特点。主要原因是CKD1-3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仅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血、尿、影像学等检查异常。CKD4期起,患者可逐渐出现乏力、水肿、皮肤瘙痒、食欲减退、胸闷、喘憋等症状。进展到CKD5期,往往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缓解症状,延续生命。
健康生活方式
□ 少吃咸菜、腌制食品,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 建议优质蛋白饮食,根据尿蛋白量调整每日蛋白摄入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1g,每天摄入蛋白1-1.2g/k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5g,每天摄入0.8-1g/kg;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摄入量为0.6-0.8g/kg。蛋白质最少摄入量不建议低于0.6g/kg,且优质蛋白至少达50%以上。
□ 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选择低嘌呤饮食,每日嘌呤摄取应少于100-150mg。
□ 对合并高钾血症的患者,选择低钾饮食,钾的供给量依血钾水平和尿量而定。
□ 对合并高磷血症的患者,选择低磷饮食,磷的摄入量应<0.8g/d。
□ 对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应控制入量,每日的饮水量(ml)=前一天的尿量(ml)+500ml。
□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3.9千克/米2[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²]。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kg或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干体重。
□ 适量运动。病情稳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灵活性运动,建议中等强度,每次30~60min,3~5次/周。注意运动安全。
□ 不吸烟(吸烟者戒烟)。
□ 避免接触二手烟。
□ 不饮酒。□保持大便通畅。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
□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精神压力。
治疗与康复
□遵医嘱坚持长期药物治疗,避免肾毒性药物应用,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血肌酐、血尿素、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血钾、血钙、血磷、 24小时尿蛋白、血压、心率等指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监测并发症。定期到医院进行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全面筛查,及早发现CKD并发症并及时治疗。
□ 危险因素控制。尽量避免劳累及感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控制血压、血糖达标。
□ 康复治疗。充分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康复处方,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及认知功能康复等。
急症处理
□如病情加重,尤其出现下列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1.突发少尿或无尿。
2.胸闷、喘憋、不能平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血钾>6.0mmol/L或血CO2结合力<13mmol/L。
4.其它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