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病毒,为人畜共患疾病。近年人流感主要是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和Yamagata四种病毒感染为主。主要症状是中毒症状:高热、发冷、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咽痛、流涕、流泪、咳嗽咳痰,可进展为喉气管支气管肺炎;消化道症状:厌食、腹胀、腹痛、呕吐、腹泻甚至脱水等。严重病人可出现ARDS、中毒性脑病、急性坏死性脑病、心肌炎等多系统损害。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
- 保证休息,发热患儿可适当多饮水。
-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治疗与康复
-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尤其是抗病毒、抗生素类药物。
- 咳嗽较重者,遵医嘱服用止咳药物。痰多者,可雾化治疗或拍背促进排痰。
- 遵医嘱出院后 1~2 周复诊。
- 如果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持续异常,应长期随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适当康复训练。
急症处理
- 如病情加重,特别是突然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憋气或呼吸困难,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如恶心、呕吐、合并肺炎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