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患者健康教育处方

时间: 2023-01-30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病,因体内铁储存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贫血。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会造成儿童个子矮小、体弱、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等。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指(趾)甲甲床缺乏血色;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活动时易感到疲倦无力;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较慢,记忆力减退;易怒,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常常反复感染细菌或病毒;可出现肝脾肿大等。

      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先天铁储备不足:母亲孕前及孕期铁的摄入量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使胎儿铁储备不足。②铁摄入不足:婴儿满 6 月龄时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儿童饮食中铁缺乏,或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③铁需要量高:生长发育快,摄入的铁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④铁吸收减少或丢失过多:膳食中缺乏维生素 C, 摄入的铁吸收率低;长期腹泻等疾病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利用;感染寄生虫病等造成长期慢性失血。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减轻贫血,促进身体康复,改善儿童生长发育。

健康生活方式

  • 母乳喂养。坚持 6 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至 2 岁。
  • 6 月龄起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如肉泥、强化铁的米粉)开始,从少到多, 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逐步达到食物多样。
  • 合理搭配孩子饮食。多吃含铁丰富及铁吸收率高的食物(瘦肉、肝脏、血等),同时增加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摄入,促进铁的吸收。
  • 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 幼儿、儿童不宜饮茶和咖啡,这些也能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用。
  • 孩子与家长都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清洁餐具,预防肠道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 避免受到烟草危害。

治疗与康复

  • 轻度贫血患儿首选通过调整食物来改善贫血,如多吃瘦肉、肝脏和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
  • 中重度贫血患儿在食物改善基础上,严格遵医嘱用营养补充剂或药物,改善需要时间, 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服用剂量。
  • 遵医嘱复诊。
  • 定期监测血常规。

急症处理

□ 儿童口服铁剂时,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或出现其他严重情况,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