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知真相 不恐狂”。狂犬病是一种死亡率100%的传染病,及时治防是防治狂犬病的关键。对高危人群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是比暴露后预防(PEP)更有效的措施。
适用人群
所有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危险环境下的个体均推荐进行PrEP,如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狂犬病病例管理的医护人员、狂犬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兽医、猎人、动物驯养师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农学院学生等。此外,建议到偏远、难以获得及时的PEP处置的地区,且存在暴露风险的游客进行PrEP。
免疫程序
暴露前基础免疫程序为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量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次。一般人群不需要监测抗体水平或加强免疫。
使用禁忌
对于PrEP,对疫苗中任何成分曾有严重过敏史者应视为接种同种疫苗的禁忌症。妊娠、患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活动期、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推迟PrEP。免疫缺陷病人不建议暴露前免疫,如处在高暴露风险中,亦可进行暴露前免疫,但完成免疫接种程序后需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对1种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基质的疫苗继续原有免疫程序。
暴露前预防接种的好处
再次暴露后只需接种疫苗,就能迅速引发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不再需要接种昂贵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可大大简化处置程序,减少就医次数,节约相关费用,同时能显著提高预防效果。
暴露前接种可为暴露后处置延迟者提供部分免疫保护。恐狂症患者,可预防性接种疫苗,可能起到心理和生理双重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暴露前免疫的处置建议
大规模的人群PrEP并无必要,仅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难以获得,且当地犬伤发生率超过5%时,在普通人群中开展大规模PrEP才符合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