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便秘,维护肠道健康

时间: 2023-04-10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便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通常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约1/3的患儿症状可持续至青少年时期,其中90%以上是功能性便秘。

什么是儿童便秘?
1.每周只排便2次或更少;
2.每周至少1次排便困难;
3.大便潴留;
4.排便时疼痛或艰难;
5.排出的大便体积巨大,足以阻塞马桶;
6.检查可感知腹部或直肠内存在大的粪块。

【注:没有可以解释便秘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

注意:

1.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家长们要注意多观察孩子,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2.排便周期不是最关键的,粪便松软并且容易排出至关重要,如果您发现孩子排便的频率低于上表中的最低值,但大便性状正常,可不用过于紧张,保持观察。但如果发现孩子排出小颗粒、球状硬便,一定要特别注意。
3.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在每次吃奶后都会排便,也可能几天不排便。奶粉喂养的婴儿最好能每天排便一次,他们的粪便体积较大。
4.婴儿排便习惯发生变化是常见的,如果发现粪便变硬、排便频率突然变少,要引起重视。
5.断奶后、喂固体食物后,粪便形状、排便周期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排便规律主要由饮食决定。

便秘怎么办?
饮食结构的调整是治疗便秘的基础。

对于婴儿期6月龄以上大便较硬和排便费力的,多数是由于膳食结构改变、纤维素摄入过少引起,可以通过尝试改变膳食结构来改善,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蔬菜类:豌豆、云豆、扁豆、西蓝花、菠菜、胡萝卜、南瓜等。

水果:西梅、李子、梨、苹果、无花果、带小籽的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草莓)等。

对于牛奶摄入过多引起的排便困难,尝试减少乳制品摄入量,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

如果短期内饮食和生活方式无法改善的,可经医生综合判断后使用药物治疗。对婴幼儿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改善便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