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或者仅仅局限在粘膜层的消化道肿瘤,也就是说,仅仅在黏膜表层的病变。消化道早癌主要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早期大肠癌。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意义:90%的早期癌症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消化道癌起病隐匿,发病早期患者常没有自觉症状,难以发现。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超过八成的患者已经是中晚期。大多数消化道肿瘤均是从癌前病变到早期癌,再到浸润癌的发展过程。所以运用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及早的发现早癌,阻断早癌发展,并可以完全治愈早癌。消化道早癌内镜下微创切除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95%以上,而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五年生存率还不到20%。可以说,发现一例早癌,就是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消化道早癌的筛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对象:
1.有上消化道症状(如吞咽困难,胸痛等)。
2.有食管癌家族史。
3.以前初筛食管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或食管炎患者。
4.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险因素(吸烟,颈部或呼吸道鳞癌)。
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对象: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地区。
2.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对象:
1.大便隐血阳性。
2.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结直肠息肉病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6.若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等这些症状中任意两项符合的也是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也建议常规接受一次胃肠镜检查。
如何进行消化早癌筛查?
胃肠镜检查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消化道早癌筛查手段,它可以“直视”消化道,看到胃肠道粘膜的形态,一旦发现有病变部位还可以夹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以达到确诊的目的。
目前广泛采用的无痛胃肠镜技术,能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完成胃镜或肠镜的检查,不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也不会产生对诊断过程的痛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