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有接近60%的青少年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女性由于经期、孕产期等问题失眠是男性的1.5到2倍,失眠的三大因素中“胡思乱想”成为睡眠的最大障碍,当下失眠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义诊时,遇到一位70岁的张阿姨,在没发现冠心病前一直睡眠很好。2年前因为严重心脏血管狭窄而安放一枚心脏支架,并坚持正规药物治疗。但是张阿姨却因担忧支架会再次狭窄或堵塞开始出现失眠、入睡困难、早醒问题,一夜经常只能睡2-3小时。现在完全依赖安眠药物,也只能睡5个小时左右,且睡眠质量很差,这种情况持续2年。张阿姨的失眠原因就是由于心脏病支架安放后导致的焦虑症,还有间歇性抑郁状态表现,如果张阿姨及其家人早期能够认识到失眠是由于情绪精神疾病所致,就不会有这么久的痛苦经历。找到失眠原因后经过系统调整及相关联合治疗,现在张阿姨睡眠已经好转。
2004年睡眠医学状况调查:中国3亿失眠患者、5000万睡眠呼吸障碍者。如今19年过去,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焦虑抑郁,失眠患者越来越普遍,更提醒大家关注睡眠、关注精神心理健康。2022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而且还不包含中小学生,也就是说中国至少有5.09亿人存在各种睡眠障碍问题。
失眠表现为: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维持困难:夜间觉醒次数≥3次或凌晨早醒。
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
5.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如果有以上问题你可能真的失眠了。急性失眠:<4周,亚急性失眠:>4周 <6月,慢性失眠:>6月。失眠存在很多危害,长期失眠﹣白天功能障碍(工作学习能力、认知功能、精力下降),可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促使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发作,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使免疫力降低,还增加很多意外的发生。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睡眠门诊通过睡眠质量监测、注重一人一策,辩证施治,采取睡眠健康治疗、中西药物联合、耳穴压豆、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回归科学自然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