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痔疮高发,如何随“季”应变?

时间: 2023-11-01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秋季是肛肠疾病易发生的季节,中医讲“火燥” 是便秘好发因素,而秋主气为“燥”,秋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内的水分极易蒸发,从而出现便秘、便血、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引起痔疮发作和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痔疮在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及肛门肿物脱出和突起。

痔疮出现便血的特点是排便过程中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血色鲜红。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出现喷血,导致贫血。肛门肿物脱出是内痔常见症状,而突起是外痔典型表现,混合痔则兼有内痔和外痔的表现。

痔疮的发生与天气、饮食、起居等均相关,如何随季节变化,预防痔疮的发作?
1.摄入充足的水分尤为重要,对于痔疮患者,要求每天的饮水量为2000-3000ml。
2.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宜多食蔬菜、瓜果、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3.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坐卧,要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防止便秘。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利用晨起后或饭后的“胃肠反射”排便,排便时不要看手机、看书看报、久蹲不起以及过分用力。
5.每日多做提肛运动,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以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

秋季天气凉爽,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旺盛,恢复期会缩短,对肛肠病治疗后的护理及术后伤口的恢复有利。因此,有肛肠疾病的患者,在这个季节诊治是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