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常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部分有症状者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早饱是指少量进食则有吃饱的感觉,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种胀满感。嗳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嗝、打饱嗝。
少部分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者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种因素相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相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常规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如果确实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及早根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黏膜的炎症,阻断病变的进展。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得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数情况下病情较稳定,进展缓慢,但仍有一定癌变概率。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显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年胃癌发生率分别为0.1%、0.25%。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1)应避免进食隔夜菜、腌熏制、过咸的食物,如咸冬菜、腌肉、熏肉等。应注意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
(2)少吃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于油腻食物,宜食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热、过期、煎炸、霉变等不洁食物。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