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考试焦虑不再扎心,家长如何理解与陪伴学生?【第四期】

时间: 2023-05-30 来源: 秦皇岛第三医院

家长态度、情绪和认知对于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1.常见的是比较意识。有个经典梗是“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听到同事家孩子考上了985、211,就一门心思也让孩子考双一流,更有甚者想考上清北,这种鸡娃的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对孩子有很多的期待。这样往往会有两种家庭,一种是家长自身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涯不满意,希望孩子能替代自己,实现一些愿望。另一种是家长是学霸,或者比较成功的人,希望孩子不要混的比自己差。这种期待就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

3.家长的焦虑转移。这种焦虑的来源主要是社会传递给家庭的,我们所处的是信息化时代,内卷的世界,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时代的变革让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层出不穷,挑战着我们的适应能力。

再加上人多,竞争压力大,这种社会化的焦虑会通过家庭传递到孩子身上,造成现在很多孩子的迷茫、焦虑、无力感。

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家长要看到,外在的世界我们无法改变,就像坐在飞速行驶的汽车上,外面越是快,我们在里面乱动会容易受伤,我们需要的是稳,稳可以让我们停下来思考,找准下一步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定位我们家长就是一位陪伴者的角色,要适时放手。就像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如果后座上父母的手一直不撒开,那么我们永远也学不会。等真骑车摔过两次,自然就会了。

当我们家长不那么焦虑了,就可以冷静思考我们当下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帮孩子看清现实,发挥孩子的优势。就像有一位家长,曾经心心念念的让孩子要上本科,但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尽全力了仍然不行,最后综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了定向培养的专科学校,目前已经工作了。

约翰列侬说过,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作家汪曾祺写到诱人的家常菜,“鸡蛋和面,放盐,加大量的葱花于平底锅上面煎熟,广东老太太很舍得放猪油。饼在锅里煎的滋滋的响,实在是很大的诱惑,煎好之后两面焦黄,径有一尺,卷而食之,极可解馋。”

美在哪里?
美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静不下来的时候就先去回归生活,
体会一下人间烟火气吧!

祝福所有的考生
都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

下面附考试焦虑的简易测评表(内有评分标准),也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考试焦虑测评表

下面的每一个句子是说你可能有的或曾出现过的一般感受与体验。请认真阅读每一个句子,这里的答案无正确、错误之分,回答每一个问题时不必用太多时间去思考,但回答必须是最符合你通常感受的情况。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
1=从不 2=有时 3=经常 4=总是
( )1.在进行考试时,我有信心,并且感到轻松。
( )2.在考试时,我感到心烦意乱。
( )3.考试时,老想到考试的分数,妨碍了我答题。
( )4.遇到重要的考试时,我会发呆、楞住。
( )5.考试时,我发觉自己老想着我能否学成毕业。
( )6.我越尽力想如何答题,我越是慌乱。
( )7.怕考得不好的顾虑,使我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考试。
( )8.当参加重要的考试时,我感到异常心神不定,神经过敏。
( )9.即使对考试有了充分准备,我还是感到神经非常紧张。
( )10.在临交考卷之前,我开始感到极为不安。
( )11.在考试中我感到非常紧张。
( )12.我希望考试不要如此厉害地烦扰我。
( )13.在重要的考试中我紧张得连胃也不舒适了。
( )14.当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似乎被自己击倒了。
( )15.当我参加重要的考试时,感到非常恐慌。
( )16.在参加重要的考试之前,我非常担忧。
( )17.在考试中,我发觉自己总想着失败的结果。
( )18.在重要的考试中,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得特别快。
( )19.在考试之后,我试图不再担忧它,但我做不到。
( )20.在考试中,我是那样紧张,甚至把知道的内容也忘记了。

评分标准:
对第2-20题则根据测验表的每一题右边所印的符号数打分即1-4。"从不"表示考试焦虑低,打分为"1";其余依次为"2,3,4";但对第1题正好相反,依次打分为4,3,2,1。

用所有20道题的得分之和来确定考试焦虑量表的总分(T)。所以焦虑测验表总分的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80分。如果一个人的得分低于35分,则考试焦虑值偏低;35-50分在正常范围;高于50分,则为偏高,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