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宝爸宝妈们的育儿方式变得更为精细,特别注重科学的喂养观念,尤其在是否母乳和何时添加辅食的问题上十分关注。那么,在宝宝生长发育的不同年龄段到底该怎么吃才是正确的?中国营养学会给出了权威解答。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指南
6月龄内
7-24月龄
学龄前
学龄时期,家长不仅需要注意营养的全面,还需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学龄期的肥胖。
其中,钙是骨骼成长的基础。富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鸡蛋、鱼类、贝类、豆腐及豆类、芝麻酱、南瓜子等(维生素D、维生素C等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
维生素D的来源有哪些?
维生素D(简称V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一组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结构类似的固醇类衍生物总称。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胆骨化醇、胆钙化醇)、维生素D2(骨化醇)。
天然食物含少量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含维生素D2,鲱鱼、鲑鱼、沙丁鱼、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含维生素D3,占维生素D来源的20-30%。
维生素D不足的危害有哪些?
维生素D不足是非常常见,我国健康人群维生素D不足比例高达57%,儿童血清25(OH)D<30nmol/L时易发生佝偻病,中老年阶段骨质疏松、肌少症、跌倒和骨折风险越发升高。
如何补充维生素D?
我们优选廉价的晒太阳补充。
通常春、夏和秋季11:00-15:00时间段,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5-30min(取决于多因素),每周3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晒太阳不足,如何口服补充维生素D?
对维生素D缺乏高风险者,可耐受上限是10000IU/d。
口服补充维生素D后,多久复查?
一般隔3-6个月后,再复查血25-(OH)D水平。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蛋白质如供给不足也会影响身高增长。富含蛋白质的有: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
镁、钾、铁、锌等微量元素也不可缺少,可以适量摄入动物肝脏、牛肉、羊肉、蛋黄、鱼、五谷杂粮、薯类等。
另外,新鲜的果蔬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也是人体必需的。